一、环境条件
1、温度和湿度控制:确保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,通常温度控制在18~25℃之间,相对湿度在40%~70%之间。这有助于防止电子元件受潮损坏,并保持机械部件的性能稳定。
2、防尘:定期清洁显微镜周围的环境,减少灰尘积累。可以使用无纺布或毛刷清理显微镜表面的灰尘,避免灰尘进入显微镜内部影响成像质量。
3、防震:将显微镜放置在稳固的工作台上,远离震动源,如大型设备、交通要道等。如果实验室内有频繁的震动,可以考虑安装减震台来减少震动对显微镜的影响。
4、磁场控制:避免将显微镜放置在强磁场附近,如磁铁、变压器等。磁场可能会干扰电子束的正常运动轨迹,影响图像质量。

二、光学系统维护
1、镜头清洁:定期检查物镜、目镜等光学部件是否干净,如有灰尘或污渍,使用专用的镜头纸或擦镜纸轻轻擦拭。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或粗糙的材料擦拭镜头,以免刮伤镜片。
2、照明系统检查:对于配备照明系统的扫描显微镜,定期检查灯泡的亮度是否正常,灯丝是否完好。如果发现灯泡亮度不足或灯丝断裂,及时更换灯泡。同时,检查照明系统的电路连接是否松动,确保照明稳定。
3、滤光片清洁与更换:如果显微镜配备了滤光片,定期清洁滤光片表面的灰尘和污渍。当滤光片老化或损坏时,及时更换新的滤光片,以保证图像的色彩还原和对比度。
三、电子光学系统维护
1、真空系统维护:定期检查真空系统的密封性,确保真空度符合要求。如果发现真空度下降,及时检查真空泵、真空管道等部件是否有泄漏,并进行维修。定期更换真空泵的油,保证真空泵的正常运行。
2、电子枪维护:减少开关电子束高压和抽放真空的次数,保持镜筒的高真空度,减缓灯丝的氧化。在日常使用中切勿关闭灯丝,观察样品一定要干燥,不含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,以防引起灯丝熔断或骤灭。
3、物镜光阑维护:采用较远的工作距离和合适的光阑孔径,保持光阑清洁。尽量减少真空系统自身带来的污染,延长光阑的使用寿命,如机械泵应定期换油,冷却循环水机要有足够的制冷量。磁性样品要预先消磁,生物等含水或易挥发溶剂的样品必须干燥,以防气体挥发造成光阑等部件的损坏。
四、机械部件维护
1、载物台清洁与润滑:定期清洁载物台表面,去除样品残留和灰尘。检查载物台的移动是否顺畅,如有必要,可以在导轨上涂抹适量的润滑油,但要注意不要让润滑油污染光学部件。
2、调焦机构检查:检查调焦机构的灵活性和准确性,确保载物台能够平稳地上下移动。如果发现调焦机构有卡顿或不灵活的情况,及时进行调整或维修。
五、软件系统维护
1、更新与备份:定期更新显微镜的控制软件和驱动程序,以确保软件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。在进行软件更新之前,建议先备份重要的数据和配置文件,以防更新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。
2、参数设置检查:定期检查显微镜的软件参数设置是否正确,如放大倍数、亮度、对比度、色彩平衡等。如果发现参数设置异常,及时进行调整,以保证图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。
六、日常使用注意事项
1、规范操作: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显微镜,避免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。在使用前,仔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指南,熟悉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。
2、开机预热:在打开电源后,让显微镜预热一段时间,使其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。不同型号的显微镜预热时间可能有所不同,一般建议预热15-30分钟。
3、关机顺序:使用完毕后,按照正确的关机顺序关闭显微镜。先关闭高压、加热装置等,再关闭计算机和显示器等外部设备。最后,关闭显微镜的电源开关,并拔掉电源线。
ZEISS扫描显微镜的日常维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,包括环境条件控制、光学系统、电子光学系统、机械部件等。通过定期进行这些维护工作,可以确保显微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延长其使用寿命,并获得高质量的显微图像。